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6433#shipping
這本書的封面是名為「外星人」的柳丁榨汁器, 第一次看見這台榨汁器是在2002年英國西南方Bath 這個城市一家商店的櫥窗, 當時不像書的封面ㄧ樣擺上柳丁和杯子, 所以佇足在櫥窗邊和同學討論這個造型奇特的東西是什麼?
從頂端的長相不難明白是榨柳丁或檸檬用的, 但是那三支像ET的腳為什麼要做這麼高?...... 因為在這些腳中間放一個500CC玻璃杯承接順著上面凹槽流下來的果汁剛剛好. 三支腳的高度有功能上的考量, 不純粹因為奇特或好看. 我們的討論也如同這台榨汁器的設計者史塔克(Starck)所說, 他的榨汁器是用來打開話匣子, 引起一個話題的.
任何事務的設計不ㄧ定要遵循既定的規則, 可以著重於功能的, 也可以是情感的, 不管是屬於哪一種, 在設計者心中需要明白的是為何而設計? 進而掌握使用者的認知與反應.
圖說: 用 Mindjet 的 Mind Manager 軟體 (試用版) 繪製的流程圖
(試著用"圖像式思考"方式解說, 但是對讀書心得這單元來說是挺無聊的舉動)
作者將設計分成三種層次: 本能層次(外觀上), 行為層次(功能上), 反思層次(情感上), 是這本書的精華之處. 作者舉很多例子解釋各種層次扮演的角色. 例如:
只關注於外觀的設計容易淪為沒有營養價值的糖果一般膚淺空洞,但是只講求外觀設計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購買沒用但是擺著好看的手工藝品的人比比皆是, ㄧ般人對設計的反應會先停留在外觀上;
在功能層次上, 擁有過多功能但是仍然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經常可以看見, 主要原因是沒有仔細探討使用者的需求和產品如何被使用的緣故. 通常觀察使用者的行為會比詢問有用, 因為大多數人對事物的理解與認知是有差距的, 在言語表達上也是ㄧ樣;
反思的設計則超越外觀與功能層次, 著重在文化, 感受和所代表的意義上面. 同樣一件設計, 會因為個人學習成長經驗不同而產生不ㄧ樣的認知, 有些事物(例如追求時尚名牌)對某人很有意義, 對另一個人來說很可能微不足道.
本書也談到一個有趣的議題: 由團體成員設計 v.s. 由單一個人設計.
作者認為行為層次的設計可以透過團體設計達成目標, 但是本能和反思層次的偉大設計通常是由個人設計的. 以需要多人參與、過程複雜的電影製作為例: 透過團體成員的妥協與共識設計出來的作品是安全有效的, 不過也總是無趣的. 最好的設計是能與主題緊密結合並具有明確的視覺重點, 通常這樣的設計是由個人的想像力驅動的. 如果你想要一個偉大的、可以改變世界的產品, 那就讓擁有清晰洞察力的某人驅動.
這個例子讓我產生一個聯想: 假設集合多位曾經得過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合作一部電影能不能產生一部空前的創作出來? 除非他們的想法完全ㄧ致, 不然就表示有人需要妥協. 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假設, 任何一位優異的導演都不會讓別人左右他的思路或更改他的精心創作. 除非他放棄製做偉大作品的目標了. 設計師也是, 但前提是要夠優秀, 而且是讓人可以信任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