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2009

被動政府

一直不太認同台灣電視媒體"名嘴治國"的特殊現象, 連"司法正義"也要透過電視媒體伸張. 這次的莫拉克颱風災害才了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正常管道的機能失調, 大家只好另闢管道, 求助電視媒體.

8/8日接近中午的某電視新聞台有屏東災區民眾打電話請求協助連絡救災, 因為從凌晨發出的求救電話到中午都沒看見有人來救災, 他們家的水已經淹到二樓.

沒多久, 各家新聞台陸續變成災害通報中心, 防災中心要不就是電話不通, 要不就是打通了也苦候多時仍不見有人來救災, 最後災民發現打給防災中心不如打給新聞台有效.


大約中午過後, 在各媒體不斷傳送災區畫面後, 才看見國軍宣稱上午就已經出動的人員到災區救災.
下午, 就看見國防部與地方政府互相指責的口水戰......

我們的政府是個"被動政府", 要發生問題了才檢討, 要電視媒體講了才做, 無怪乎這些電視媒體要站出來治國.

8/09/2009

CSS3 初體驗

最近 Firefox 3.5 的推出讓 "只聞樓梯響, 不見人下來" 的 CSS 3 有了眉目. 因為 Firefox 3.5 支援不少 CSS 3 屬性, 這一點比 IE 8 強一些.

IE8 標榜支援 Web Standard 和通過 Acid2 檢測 (註1.), 完全支援 CSS2.1 版本. 算是 IE 的一大步, 所以我們會發現 IE8 的 CSS 寬高顯示都與Firefox一致, 這是喜的部份; 憂的是 IE 6, 7, 8 版的顯示差異就足以讓設計師們手忙腳亂好一陣.

要特別一提的是目前瀏覽器支援的 CSS3 屬性尚未成為 W3C 的推薦標準, 未來仍有被取消的可能性, 所以瀏覽器制定了各自的專有屬性, 要與標準屬性做區分. 這些專有屬性並無法通過 W3C 的 CSS 驗證, 不在意驗證的使用者可以當作實驗或學習先使用.


瀏覽器專有屬性置於 selector (選擇器) 之前, 例如: -moz-border-radius-topleft: 20px;

各瀏覽器的專有屬性標示法如下:

Safari: -webkit-
Firefox: -moz-
Konqueror: -khtml-
Opera: -o-
IE: -ms- ( IE 只有 IE8 支援 -ms- )

CSS3 新增很多 selector (選擇器) 和 property (屬性), 建議讀者先安裝好 Firefox 3.5 版瀏覽器, 其他 IE8, Opera, Safari 等視個人需求決定是否安裝. 接下來的 CSS 單元中將陸續介紹新版瀏覽器已經支援 CSS3 的部份, 敬請期待!


註1. Acid2 是檢驗瀏覽器對 Web Standard 的 HTML、CSS 2.0、PNG 圖像支援能力指標, 已經通過檢測的有 Safari 2.02 以上版本, Opera 9.0 以上版本, Firefox 3 以上版本, Opera Mobile 行動裝置版, IE 8 和 Chrome) , 未來的瀏覽器對 CSS 的解譯和呈現會更趨於一致.

5/31/2009

台灣的電視新聞台

台灣地小人稠, 但是全天播報的有線電視新聞台相當多: 包括年代新聞,東森新聞, 中天新聞, 三立新聞, 民視新聞, TVBS, TVBS-N, ET today, 非凡新聞. 除了ET today與非凡新聞台以財經生活新聞為主題外, 其他新聞台的播報內容相似度很高, 所以, 觀眾常會看到相同的新聞在每個新聞頻道的每個小時不斷地重複播放.

如果有個受矚目和具爭議性的話題出現時, 各家新聞台便持續好幾天甚至好幾週播報. 不管哪個時段的哪個新聞台, 打開電視看到的畫面都一樣. 最近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紅杉軍倒扁事件"及"扁政府貪腐弊案追查事件", 除了持續的新聞報導之外. 播報完畢之後還邀請名嘴繼續評論分析. 但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有ㄧ段時間, 各家新聞台一直追著陳幸妤向全國觀眾播放她被記者們激怒的畫面. 陳幸妤何辜要讓人家這樣追著滿街跑? 觀眾何辜要被迫看這些畫面?

台灣媒體也普遍有"報壞不報好"的傾向, 偷搶拐騙殺人放火的負面消息播的多; 反之, 溫馨關懷教化人心的正面消息播的少, 似乎正面消息比較難獲得新聞媒體的青睞.

新聞人員的角色其實類似老師在幫學生上課, 學生無法指定老師們要用怎樣的方式教學, 大多數學生也分不清楚什麼是好的或者不好, 但令人害怕的是學生們囫圇吞棗的全盤接受這些扭曲現象. 多數民眾不是專業的新聞人員, 無法指出哪些應該播放或者不應該播放, 但是身為專業的新聞人員們應該知道, 就算一定要播, 也要知道"適可而止", 不能以收視率為最終的依據與標準.

台灣實在夠小, 沒太多新聞可追. 但是既然台灣小, 為何不多去報導世界各國的新聞? 要讓台灣觀眾的視野在大多數時間, 隨著這些記者盯著一塊土地上的芝麻綠豆大事件打轉?

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還是有特定時段的新聞相當用心的策劃專題, 例如每週六日晚上10點的"文茜世界週報", 除了摘錄各國重點新聞之外, 也有屬於政治經濟, 環保能源, 都市發展, 文化創意等新聞. 像近期的歐巴馬的政策, 克魯曼的評論, 替代能源議題, 中國的擴大內需與家電下鄉政策, 重慶與廣西西寧港口的都市發展策略, 佛朗明哥舞, 高雄世運主場館介紹, 苗栗桐花景點等發現台灣動人故事系列報導.

另外, 非凡新聞除了財經與美食新聞之外, 也在假日做台灣本土產業介紹, 例如有機農業, 農場民宿, 養殖漁業等. 也讓大家了解台灣有哪些角落其實也在綻放美麗的花朵. TVBS周日晚上的"101高峰會"也不錯, 每週會邀請一位知名人士做專訪, 了解他們的人生經驗與觀點, 也可以從一對一的互動當中看雙方如何發問與如何回答問題.

也許各新聞台還有不錯的專題報導是我不知道的, 但是像這樣可以擴展視野和教化人心的新聞是很值得鼓勵的, 也應該獲得更多播出的機會. 前陣子聽見不少人這樣抱怨: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看見的都是阿扁, 簡直是疲勞轟炸, 台灣沒別的新聞了嗎? 希望我們的新聞人員能幫社會大眾審慎的過濾安排新聞內容, 以及調整適可而止的播放頻率, 好好將台灣電視新聞媒體的專業度展現出來.

4/26/2009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與南方之Brighton-下集

<< 承接上集

離開 PaPa House, 我們搭倫敦地鐵到聖保羅大教堂 (St.Paul's Cathedral), 這教堂位在泰晤士河邊, 是僅次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大圓頂教堂. 最早建立於西元七世紀, 後來經歷多次的毀壞與重建,目前的教堂是 17 世紀一場大火之後, 由英國著名建築師雷恩爵士 (Sir Christopher Wren) 花 45 年的時間重新設計完成的.

整座教堂的造型莊重, 氣勢宏偉, 正門是 6 對圓形石柱排列組成的走廊, 圓柱上方是聖保羅雕像. 內部有寬廣挑高的中殿, 四周是華麗的彩繪玻璃與壁畫, 站在中殿仰望圓頂, 可隱約看見在圓頂上方行走環繞的人. 那是聖保羅教堂的耳語廊 (Whispering Gallery), 聽說在耳語廊說話能產生回音效果, 從教堂側邊爬數百層階梯後可到達圓頂上方.

這一天的主要行程就是這座教堂, 時間還早, 我們決定挑戰這些階梯, 到圓頂上方參觀. 從一樓到圓頂的階梯分成好幾段, 先是像一般樓梯間一樣寬的階梯, 後來變成較窄的階梯, 漸漸到上層就變成只容一人行走的迴旋階梯. 忘了到底爬多久, 中途就已經汗流浹背, 腳步也越來越沉重. 但是我們並沒有休息, 只是放慢腳步繼續往上爬, 最後終於到達耳語廊. 這是圓頂的底部, 順著周圍牆壁繞一圈的空中走廊. 靠牆的一側有木製椅子讓遊客坐下來休息, 幾位僧侶也坐在這兒低語. 另一側是欄杆, 往下眺望是一樓中殿, 有人在那兒走動, 如同我們方才也在那兒仰望一般. 在這說話的回音很大, 必須輕聲. 一旁有個通往圓頂頂端的小門, 我們歇息夠了就繼續往上走.

往頂樓的階梯更窄小, 每隔一段距離有個方形小窗, 從這小窗往外可以看見遠方的倫敦市景. 感覺到這階梯是貼著圓頂的牆面不斷向上環繞, 最後來到一座幾乎垂直的鐵製螺旋形階梯, 這階梯有幾層樓高, 爬得越高, 站在階梯上往下看的感覺更恐怖, 越爬就越害怕, 一度後悔為何來爬這個階梯. 眼前是沒法往後退的, 只能不斷向上爬. 現在如果要我再去爬一次, 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儘管充滿恐懼, 腳步還是沒停止過, 終於還是度過最艱難的一段, 到達圓頂頂端. 頂端外面有一圈以水泥圍著的護欄, 很像高樓的陽台, 順著圓頂繞一圈正好可以看見 360 度的倫敦市景, 相信這裡是眺望倫敦的最佳位置, 風景最好的是正對泰晤士河那一面的風景, 可以看見在上遊的倫敦眼, 下游的倫敦塔, 以及在河面上行走的船隻. 上回我們搭輪船從倫敦眼到倫敦塔大約 30 分鐘時間, 兩點有段距離. 但站在這高處看兩地的距離, 似乎只有咫尺. 我們在這兒拍幾張照片, 也停留好一會兒, 等汗水與疲累都讓微風吹走了才決定離開.

離開教堂時已是中午時分, 我們打算到中國城去吃好久沒吃到的叉燒包, 再順便到附近中國商店帶些中式食材回去. 教堂旁邊有個地鐵站, 搭地鐵穿梭於倫敦市區是最方便省錢也最不會迷路的方式. 倫敦地鐵有好幾十年歷史了, 車廂多半老舊, 車窗是可以打開讓狂風竄進來吹亂頭髮的那種, 如果有人開窗, 車子行進的聲音也會很吵雜. 地鐵的班次很密集, 約 3 分鐘ㄧ班, 我們很快就上車前往中國城, 途中大概要經過 2 個站. 這班次的人很多, 已經沒有座位, 我們 3 人就在車廂後方找個空間扶著鐵桿站立著.

就在抵達中國城的前一站, 車子開始有 "框啷框啷" 的機器怪聲, 很快的車廂搖晃然後上下跳動越來越劇烈, 我們就站在後方的車門附近, 眼見車窗玻璃碎裂, 門也掀開和外面隧道牆壁摩擦, 不久門就離開車體飛走了. 車內開始煙霧瀰漫, 旅客們早已驚叫連連, 天哪! 一時間很難反應這是什麼情況, 我們三人立即蹲下不敢置信的看著這一切發生, 但我知道應該有事故發生了, 我本能的一手抓緊鐵桿, 一手護著頭心中開始納喊我的 "觀世音菩薩", 但沒呼叫幾聲, 車子就慢慢停下來, 可能大家都嚇傻了, 一時間變得安靜了, 突然有個男士大喊 "Calm down!" , 大家就靜靜停在原地不動, 用驚恐的眼神彼此對望.

但如果要動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地鐵隧道非常窄小, 根本只能容下車廂行進的空間, 旅客不可能走到車廂外面. 這列車有十幾節, 每個車廂前後都有門, 但需要站務人員拿鑰匙才能開啟, 所以我們真的只能靜靜等待. 可是煙霧越來越多, 雖然還不至於嗆, 也很害怕是哪邊起火燃燒, 而我們又逃脫無門那可真慘了. 我們先找到面紙和衣物捂住口鼻, 等了大約 3~5 分鐘, 看見有人來開門要我們依序往前面車廂走過去, 大夥兒這時才真的鬆了一口氣.

走道四處都是玻璃碎片, 車窗很多是扭曲的, 車門也都不見了. 前面一節車廂的燈是不亮的, 那應該會感覺更恐怖吧, 至少我們那一節車廂從頭到尾, 燈都還亮著. 穿越幾節車廂後, 前方就看見大片的光亮, 才發現這車子其實已經到站, 只有後面幾節還在隧道內, 我們快步的走出月台, 但我能明顯感覺到兩條腿還在不停顫抖著, 真的是嚇到腿軟, 心裡的高度恐懼還沒消除. 有幾位女士可能太驚恐了, 必須有人攙扶著走, 而且邊走邊哭, 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冷靜的快步離開. 地鐵站外面早已站滿了警察和消防車, 地鐵也已經迅速封鎖.

我們並未受傷, 只是滿臉的污煙和沾了一層灰的衣服不知該如何處理, 大家很敏感的猜測是否為恐怖攻擊, 路邊有人寫著 TERROR 的牌子, 我們也直覺認為應該是恐怖攻擊. 但不管什麼原因, 我們不想再停留原地, 只隨著人群順著大馬路走著, 先遠離地鐵站再說. 後來我們看見一家麥當勞, 就趕緊進去洗手間洗個臉, 對著鏡子時才發現那煙霧真的很濃厚, 我們的頭髮都變一條條快梳不開了, 衣服還好穿的是深色的, 髒污不是很明顯, 清理好一陣子, 才走出麥當勞.


經過一番折騰, 肚子還是餓的, 我們決定繼續前往中國城尋找叉燒包. 是的! 還是要填飽肚子才有力氣走下去. 這兒距離中國城已經不遠, 地鐵沒了我們就用走的過去. 我們在中國城沒有停留太久, 吃完包子就轉往火車站, 還是選擇搭另一線的地鐵到火車站, Burberry工廠也取消不去了, 大家只想趕快回去梳洗一番.

我也覺得不可思議, 地鐵班次那樣密集, 偏偏會遇到這個班次. 晚上到 BBC 網站看新聞報導, 才確定那不是恐怖攻擊, 而是機器故障導致後面三節車廂出軌 (我們就坐在倒數第二節), 那些煙霧其實是車廂摩擦隧道牆壁和月台水泥產生的, 難怪有那麼厚重的石灰塵, 但也有人因為吸入過多灰塵而送醫的. 那一天 (2003年1月25日) 的 BBC 新聞報導還找得到 Thirty hurt after Tube crash.

隔幾天上課, 已經有很多人知道我們三人搭上那班事故列車的事, 雖然歷經一番驚恐, 但總算人都平安. 我的另二位同伴當晚就打電話回去大說特說, 但我ㄧ直沒告訴家裡的人這件事情, 是怕我媽太緊張, 她是很容易緊張的人, 既然沒事就不要製造緊張了. 有朋友問我經歷這件事有什麼感想? 我說繼續尋找叉燒包阿! 既然都沒事, 當然可以很快回復原來的生活, 走原來的路. 但如果有事呢? 那我一定會覺得很對不起我爸媽, 當初要到英國求學他們是持反對意見的, 因為一個女孩子要到那麼遙遠又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很令他們放不下心的, 是我ㄧ直堅持才讓我來的.

學業結束後, 也就是要回台灣的前一週 (8月底), 為了看知名的舞台劇 "歌劇魅影", 我和另一位台灣同學又到倫敦一趟, 那是周末下午的檔期, 我們當天來回. 那次要再搭地鐵心裡就很毛, 尤其又聽見地鐵車窗 "框啷框啷" 的聲響, 驚恐就開始了, 從腳底麻到了心底. 果真這地鐵是在回應我的恐懼嗎? 車子離站不久竟然漸漸停在半路不動, 然後列車長從前門進來說是機械故障, 於是我們又從前面車廂走到後面車廂回到原來月台下車. 我同學說可能是我 "帶賽" , 不然怎會都讓我遇到? 還好這次是車子啟動沒多久就停了, 少了恐怖的過程. 但我也很無奈好嗎? 為何都讓我給碰上! 不過我反正也要回台灣了, 從此要和恐怖的倫敦地鐵說 Byebye!

3/29/2009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與南方之Brighton-上集

這一趟到倫敦大約是元月底, 學校第一學期結束第二學期尚未開始的空檔. 英國冬天相當濕冷, 平均氣溫攝氏 3~5 度, 白天日照時間又短, 早上8點才天亮, 下午4點太陽就下山. 所以人們不太喜歡在這個時間出去遊玩. 不過要學生乖乖待在校區, 哪兒都不去也不太可能.

我們有3個人決定找個地方走一走, 在歷次的旅遊中, 這是人數最少的一次, 因為很多學生已經回台灣過農曆年. 這兒四處天寒地凍的, 只能選擇往更南方去. 我們規劃二天一夜行程, 倫敦的重要景點都已經去過, 剩下聖保羅大教堂 (St.Paul's Cathedral) 是可以參觀的地方. 但還需要在附近尋找其他景點, 最後我們找到 Brighton 這地方, 是英國南方的港口城市, 這裡有座東方味十足的宮殿-The Royal Pavilion, 從倫敦坐火車過去約1小時, 於是決定到這個地方看看.


第一天中午以前我們就到達 Brighton, 這是個小城市, 從市中心到宮殿或者到港口碼頭的距離都不是很遠, 我們先去參觀宮殿. 這宮殿和我們以前看過的城堡風格迴異. 裡面有花園造景, 但因為是冬天, 花草多半呈乾枯狀, 想像在夏天應該是很美的. 但宮殿裡面可就不分季節, 一樣的色彩鮮豔, 富麗堂皇. 從宮殿的名稱 The Royal Pavilion 可以知道是皇家宴會廳. 18世紀英王喬治四世興建用來舉辦豪華宴會的場所, 這宮殿外觀有著印度風格的尖型圓頂, 裡面卻融合印度與中國元素, 例如宴會廳的天花板有龍造型的立體裝飾, 角落有中國式的陶瓷藝術, 窗簾地毯則又是印度的色彩紋路.

剛到學校上課, 老師拿一張圖案設計照片問我們是那一國的圖樣? 中國學生一眼就能分辨是日本和服上的裝飾紋路, 老師好奇問我們是如何分辨的, 因為他覺得中國和日本的圖紋是差不多的, 很難區分. 所以, 對西方人來說, 如果這宮殿融合各 "東方" 國的元素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是純粹中國式, 也不是純粹的印度風.

國王舉辦大型宴會, 除了興建豪華氣派的宴會廳, 展覽畫作的藝廊和幾間小型會客室外, 當然還需要一個超大型廚房不停的供應美味大餐. 這宮殿的廚房裝飾簡單, 但是空間十分寬廣, 中央是一張長方形工作台, 周圍的爐子和廚具還完整保留著. 由於宮殿內禁止攝影, 它的富麗堂皇很難用言語形容, 有興趣的人可以到 The Royal Pavilion 官方網站參觀便知這宮殿不簡單, 其中最特別的也是 大型廚房 360度虛擬實境介紹.


從宮殿出來, 我們就朝海邊的方向走去, 那裡有個碼頭-Brighton Pier, 據說夏天附近沙灘上總擠滿曬日光浴的人潮. 碼頭對面有個水族館-Sea Life Centre, 也是我們要參觀的地方. 前往的途中經過一個稱為巷道區 (The Lans) 的市集, 在縱橫交錯的巷弄內販賣各種器皿, 飾品, 手工香皂和飲食的商店, 我們邊走邊逛, 也順便在這裡吃午餐. 雖說是寒冷的冬季, 這市集也聚集了不少人.

水族館展示各種海洋生物, 例如水母, 珊瑚, 海星, 鯊魚, 烏龜和各種不知名的大小魚類. 其中比較令我們好奇的是海馬, 這海馬體型很小, 是黑色的, 和我們所認知的較大型白色海馬不同. 但是這水族館並沒有太多吸引我們的地方, 覺得它應該比較適合小學生的戶外教學, 若要和墾丁的海洋館相比, 恐怕遜色多了. 離開水族館我們就往碼頭的方向走去.


Brighton Pier 是一個由沙灘向海中央延伸的木造碼頭, 上面有隔成一間間的遊樂場和賣熱狗咖啡的速食商店, 這時節的遊樂場和商店都停止營業, 倒是有ㄧ家速食店還開著門等待稀少的遊客上門. 攝氏 5 度以下的碼頭是沒法停留太久的, 但是既然來了我們就上去繞一圈, 然後趕緊下來. 因為天色漸暗, 空氣也越來越冷冽. 英國的冬天真的不適合到戶外遊玩.

我們匆匆結束 Brighton 的行程, 搭火車趕回倫敦一家民宿過夜. 回到倫敦時天色已晚, 我們經過大笨鐘附近看到夜色中的倫敦眼 (London Eye), 幾次來倫敦都是白天, 夜晚燈火通明的倫敦市區街景還是第一次看見. 也忍不住多駐足一會兒.


我們住在ㄧ家名為 PaPa House 的 B&B, 是一位七十幾歲在義大利出生的老爺爺 PaPa 經營的. 他年輕時就來到英國, 身邊並無其他親人, 這房子是他唯一的財產, 平日靠出租幾個房間給遊客維生. 這房子位置偏僻, 沒有明顯招牌, 但收費比一般民宿少一半 (含早餐每人每晚才收12英鎊). 來這兒住宿的多半是透過中港台三地的學生口耳相傳介紹來的.

PaPa 雖然是個子瘦小的老爺爺, 但身體還算硬朗, 晚上他喜歡待在廚房和房客們邊看電視邊聊天, 房客要藉用廚房煮宵夜的話都可以自由使用, 他也會提醒房客浴室的洗髮精, 沐浴乳, 甚至隱形眼鏡藥水都可以盡量使用, 因為那些都是學生們留下來的. 果真浴室一堆瓶瓶罐罐很多是台灣常見的牌子.

冬天的房客不多, 只有我們三位喜歡煮泡麵的台灣學生和他在廚房聊天, 他說夏天住宿的學生多時, 他還會讓出自己住的房間給學生, 跑去住樓梯間的儲藏室. 我們好奇的到和廁所一樣小的儲藏室看了看, 很懷疑他是怎麼睡進去的. 我們和 PaPa 聊的相當愉快, 隔天早上要離開時他還少收我們每個人一英鎊, 他說很喜歡我們幾個學生, 所以少收一點.

這一天上午的行程是聖保羅大教堂, 然後預計到中國城去尋找我們很想念的叉燒包. 如果時間充裕, 會再到 Burberry 工廠看看, 聽說是在倫敦某處, 我們其中一位同學已打聽到位置, 會視剩餘的時間決定是否過去看.

下集 >>

2/08/2009

談系統介面設計

Window Vista 的使用性與支援性不佳, 上市後願意升級使用的人不如預期. 系統使用性的好與壞牽涉到使用意願, 學習成本和訓練成本.

如果只考慮設計面, 做出具有美感的網頁是設計師最愉快的事情, 但是要考慮與功能搭配, 清楚傳遞訊息和符合產品形象的話, 就需要花心思做功課. 以系統介面設計來看: 要先了解使用的對象是誰, 知道建置的目的與功能架構, 才能設計與系統特性吻合的介面.

在分工比較細的公司裡, 系統開發人員包含系統規劃, 使用性測試, 視覺設計和程式設計. 工作流程應該是一個循環: 系統需求-系統雛形-使用性測試-圖形介面設計-使用性測試-程式設計-使用性測試. 而這循環也有順序, 先按照系統需求做雛形UI (User Interface), 再針對雛型的流程頁面做使用性測試 (Usability Test), 如果發現問題就回去修改雛形, 修改完整之後交付視覺設計做圖形介面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 然後再做一次使用性測試, 確認圖形介面設計完善, 最後再交工程師套程式完成系統, 然後再做一次使用性測試, 確認完成的系統設計無誤. 這個流程顛倒的話將造成必須從最後面回到最前面, 難度更高也更耗費時間的修改成本.

使用性人員的角色是尷尬的, 它可以是一個專門的角色, 也可以由系統分析師或視覺設計師兼任, 當缺乏專門的角色時, 系統分析師和視覺設計師都有責任扮演這個角色. 系統分析師主導的是屬於功能層面, 要將功能需求轉化成系統雛形; 而視覺設計師負責視覺層面, 將系統雛形轉化成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的圖形介面; 二者要能向下和向上延伸, 共同完成使用性的需求.

一般來說, 使用性原則只對通則做規範, 例如: 易懂易學的介面, 適度的容錯性, 適時的訊息提示…等原則, 很難具體指出哪個頁面一定有哪些功能, 哪些欄位應該配置怎樣的順序和訊息. 系統的需求不同, 功能架構和動線流程就不同, 無法期待在不同的系統都套用同一種規則設計. 這就好比廚師做菜, 無法只用一種食譜做出各式各樣色香味俱全的菜色.

怎樣的設計是好的使用性設計?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 但是了解使用者需求不會是坐在辦公室裡冥想出來的, 需要實際調查與測試才能得到答案. 知道設計通則和擁有豐富經驗還不夠, 因為每個系統各有不同的建置需求和使用目的, 開發團隊在ㄧ開始就應該探討使用的需求和目的, 過程中不斷地做測試改善, 才能設計出符合需求的系統.

做使用性測試可先從內部尋找幾個非開發人員對系統雛型做測試, 在ㄧ旁觀察他們的使用情況及遇到的問題, 針對這些狀況做記錄並改善系統設計, 當然, 能夠直接找到真正的目標使用者做測試是最好不過, 但是初期先由內部找幾個人測試也往往能發現很多問題. 這種在每個流程中不斷修正的方式, 應當可以避免很多系統上線後才發現的問題, 也不會因為修改成本太高, 無法做過多調整, 導致難以挽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