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ob在2003年11月useit.com發表這篇文章, 雖然經過3年多, 仍然認為是很值得推薦給網站設計人員的文章, 以下只有選擇性的做重點翻譯, 如果方便的話, 還是希望到他的網站看更詳細的說明.
Jakob針對一些已知的使用性原則, 提出設計人員最常違反的前十項. (從文意來看, Jakob認為大部份的網站使用性設計專家都應該讀過他的書, 但是錯誤還是照樣出現, 所以他有必要一一指出來改善. )
1. 強調你的網站為使用者提供什麼價值? 你的服務和主要競爭者有什麼區別?
這是首頁設計最重要但也是最少人遵循的. 網站很糟糕的一點是沒有明確的說出要提供給使用者什麼, 導致顧客對網站只留下一點點印象而已. 而這些說明也應該要寫在搜尋引擎可以找到的地方, 例如title和metadata.
2. 使用彈性寬度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首頁大小
不需要為那一種固定寬度爭辯, 不能假設每個人的螢幕寬度都是800像素: 那對某些使用者來說太大, 對其他的使用者來說又太小. (這一點可以參看”最大寬度與最小寬度網頁設定”一文, 最大寬度設定仍然保留某種程度的彈性寬度: 1024寬度以下為彈性寬度, 但不超出1024寬度)
3. 用顏色區分已點選及未點選的連結
知道”你到過哪裡”是所有導覽設計中, 三個基本要求的一個. (另外二個是”我現在在哪裡?”和”我能夠去哪裡?”) 請讓已點選及未點選的連結用不同顏色顯示, 違反這一條原則對年長的使用者特別不利.
4. 用圖像展現真實內容, 而不是只為了裝飾首頁
不相關的圖像會將使用者的注意力從重要內容中分散出去. 使用者不會因為首頁有個正在微笑的女士就認為你的產品可以讓他們感到愉快. 展示真正的產品照片會比較好.
5. 用一句話明確簡述這個網站或公司是做什麼的
我們最近研究人們如何使用網站上”關於我們” 的資訊, 但是大部份的人還是無法從中發掘這個網站成立的目的是什麼. 建議將slogan(口號)用圖形方式顯示在logo旁邊 – 這是一個可能被忽略的地方. 然後在人們容易看見的內容區域再加一段文字格式的說明.
6. 將最新議題放在容易被接觸的首頁
通常使用者會記住在首頁看過的有趣的內容, 但是卻永遠不會記得他們在次頁看過的. 建議首頁的最新議題應該有ㄧ個歷史檔案連結, 方便使用者找尋曾經讀過的文章.
7. 在視窗標題加上簡短的網站說明
這一點在搜尋引擎的能見度上很重要, 對網路行銷來說, 何不善用這項不花什麼錢的優勢?
8. 不需用標題標示出搜尋區塊; 用文字輸入區右邊的”搜尋”按鈕代替
如果已經有個叫”搜尋”的按鈕在右邊的話, 就沒理由再去標示這個搜尋區塊. 互動設計”少即是多”的原則告訴我們, 多餘的元素會分散使用者對重點的注意力和降低對介面的理解能力. 換句話說, 需要思考的越少, 人們就越容易了解那是什麼. (無障礙網頁設計要求應該標示label, 這是為有障礙人士考慮的使用性)
9. 在股票行情中, 標示出變動百分比, 而不只是標示利得或損失
這項原則只適用於提供股票行情或投資訊息網站. 一般是幫助使用者了解相關的重大改變及其重要性. (類似的原則適用於其他統計資料的變化) 股價增加$0.75對起始價格是$8(巨幅攀升9%)和起始價格是$60(緩增1%)的意義不同.
10. 首頁裡面不要再有一個連到首頁的連結
這種連結導致3 種問題:
1. 如果按了它並連到目前網頁是很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2. 這樣的連結會讓使用者質疑他們現在是在那個位置.
3. 如果使用者跟隨著這沒作用的連結, 他們會對新的位址感到混淆, 特別是這個頁面只是捲回頁面上方.
首頁有個回首頁的連結是起因於導覽列中包含了”回首頁”的選項. 這很好, 但是應該取消這個目前所在頁面的連結狀態並且用一種方式強調出目前所在的位置.
(對用程式產生的網站來說, 會希望首頁和內頁的GUI設計都採用同一個版式, 如果要達到這點要求就要讓首頁和其他內頁的版式分開, 也就是讓首頁的”回首頁”選項不顯示或者取消連結狀態, 程式工程師一般不太喜歡這種多工的建議)
Jakob 有一本書”Homepage Usability: 50 Websites Deconstructed”, 書中詳列113條首頁使用性設計的指導原則, 2001年出版, 台灣曾出過中文版, 現在似乎找不到了, 但是博客來網站有英文版可以購買.

這本書在英國唸書時曾在學校圖書館借來看, 是寫網頁設計論文的學生必參考的書, 書裡面有50個企業或商務網站的範例解析(這部份so so), 那113條指導原則就條列在書本最前面幾頁, 還有ㄧ部分是網頁UI配置調查分析, 這兩部分是最有可看性的, 即使已經出版很多年, 那些原則還是適用在目前的網站, 有興趣的人可以問問上奇出版社還有沒有庫存?

B&B (Bread and Breakfast)是英國民宿的通稱, 提供早餐和住宿, 每人每晚約22~25英鎊, 價格比旅館便宜許多. B&B也有評等, 評等越好的會有越多A的牌子掛在門口(如AAA), 但是價格也會越高, 通常只要有A就還算乾淨舒適, 沒有A的就要碰運氣了. 大一點的民宿會有單人房, 雙人房, 3人房, 4人房, 甚至5人房的房間, 其中二天住進5人房, 3張單人床加1張雙人床, 我們一行剛好5個人,可以擠在同一間看電視吃泡麵和聊天聊到睡著. 這樣的機率可不高, 像中樂透一樣高興. 
Windermere這城市位在Windermere湖中段地帶的東邊, 不直接靠湖岸, 但是有小徑穿過樹林通往西邊的湖岸, 往東邊的小山丘走同樣要穿越樹林, 從山上欣賞windermere的夜景, 這個時節的日落大約是晚上9點多, 所以晚餐之後還可以出去散散步, 湖岸邊和山上的夜景我們分在兩個晚上走過. 湖區的治安是不錯的, 晚上也看得到三三兩兩的遊客和我們ㄧ樣穿越樹林閒逛, 更何況我們有5個人, 人多好辦事就像這樣子. 湖區建築物的特色是用石板堆砌的房子或圍牆, 這樣的房子是倫敦或其他大城市看不到的. 


















這本書不只談設計, 也談所有關於設計師的事, 包括設計師的特質, 如何找工作, 如何接案, 成立工作室, 面對客戶, 自我宣傳等, 最後ㄧ章是和幾位知名設計師的專訪. (本書所談的設計是指平面設計, 但其他領域的設計也同樣適用), 在這裡想討論的是所有設計師共通的問題: 設計師的特質和面對客戶, 以下是這二部份的重點摘要和個人的看法.
